台灣牛肉有超過90%都是仰賴國外進口,
在超市、賣場、肉舖、網路上等場所會看到由美國、澳洲、紐西蘭、巴拉圭為大宗進口的牛肉類產品,
我們會看到產品名稱如【美國穀飼牛肉】、【紐西蘭草飼牛肉】等標示。
有人會覺得美國牛吃起來軟嫩,澳洲牛口感比較紮實,但其實牛隻除了品種、性別、年紀有差異外,
它們的生長環境和吃的飼料也會影響其肉質和口感,究竟【穀飼牛】與【草飼牛】是有什麼區別呢?
一般來說,小牛們一開始都是從母牛乳汁餵養的,斷奶後接著吃牧草,再經過約7至9個月就會依照不同的飼養方式改變飼料比例,因此區分為【穀飼牛】及【草飼牛】。

草飼牛
澳洲、紐西蘭、巴拉圭主要為【草飼牛】,草飼牛是被放養在空氣清新,廣大遼闊的草原。
牛隻可以在廣大的空間裡自由活動,散步奔跑,因此肉質精瘦,脂肪量較少。
食物來源是天然新鮮的牧草及各種植物,而青草中的胡蘿蔔素也會使草飼牛肉的油脂偏淡黃色。
草飼牛肉本身帶有點青草香味,但也有些人覺得草飼讓牛肉本身的腥味更加強烈。
在自然的生活方式下成熟期約在30~36個月, 生長週期較長,因此草飼牛的肌肉纖維也比較紮實,口感更有嚼勁。

榖飼牛
美國、加拿大、澳洲、和牛主要為【穀飼牛】,穀飼牛是當小牛達到一定的重量時,就會將飼料從牧草漸漸增加改變為穀物,例如:大麥、小麥、黃豆、玉米、高粱等。
而牛隻一般被圈養在牧場中限制其活動的範圍,生活空間較小。
但食物充滿多種營養素,生長階段也受到更多照顧,穀飼牛的體型會更大一些,成熟期約在18~24個月。
根據穀飼的天數從80天至700天等,油脂含量也會增加,油花分布更均勻飽滿,造成肉質更為鮮美軟嫩。
雖然生長期相對於草飼牛較短,但因為投入成本較高。所以價格比草飼牛高一些。
簡單比較
除了肉質及口感有差異,通常草飼牛相對於穀飼牛又更多的營養成分
1.草飼牛有較多的蛋白質及較低的脂肪含量,適合人體生長肌肉及維護身體機能。
2.草飼牛有3倍的omega-3脂肪酸,助於減少心血管疾病、降低中風及心臟病發的機率。
3.草飼牛有較多的CLA(共軛亞麻油酸),協助身體抵抗氧化並降低體脂肪累積。
( 延伸閱讀: 牛肉的9大營養好處及適合吃牛肉的10種 人 )
以下幫大家稍微簡單整理相同部位草飼牛及穀飼牛的差異:
兩種牛肉都各有特色, 草飼牛精瘦紮實,口感稍具韌性,營養成分也較高,但是榖飼牛肥嫩鮮美,吃起來軟嫩多汁,也是多數人喜愛的口感。
大家可以多嘗試各種類的牛肉,不同的牛肉也有不一樣的料理方式,以上介紹了草飼牛與榖飼牛主要的差異,你喜歡哪一種呢?
資料來源: